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更新时间:2025-10-28
点击次数:22
高压电气设备,如电力变压器、互感器、套管、电缆等,其内部绝缘的完好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介质损耗因数(tanδ)是衡量绝缘材料在交变电场中能量损耗程度的关键参数,其数值的变化能灵敏地反映出绝缘受潮、劣化或污染等情况。因此,定期、精确地测量tanδ,已成为许多企业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的重要一环。
仪器设计:服务于现场测量的稳定性
武汉特高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介质损耗测试仪,着眼于解决现场试验中遇到的多种实际情况。仪器采用一体化设计,将变频电源、标准电容器和测量单元集成于一体,减少了现场试验时需要携带的设备数量和复杂的接线操作。
在仪器性能方面,该设备支持多种测量模式,能够适应不同现场条件和被试品的测量需求。例如,其采用的电桥法测量原理,有助于在电场干扰较大的变电站现场获取稳定的测量数据。仪器内部采用屏蔽技术与数字滤波技术,旨在降低外部电磁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关于产品的合规性与质量保证,该仪器系列已获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CPA证书)。每一台出厂仪器均会随附校准证书,表明其测量值可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这为测试数据的可信度提供了支持。
核心价值:从数据到决策的桥梁
介质损耗测试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预测性。它不同于在故障发生后查找原因的被动检修,而是在绝缘性能明显下降但尚未导致事故时,及时发出预警。
趋势判断:单一节点的介质损耗测量数据有其参考价值,但更具意义的是对同一设备在不同周期(例如每年一次)的测量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当tanδ值出现显著增长时,即使其绝对值仍在规程允许范围内,也提示运维人员需要对该设备加强关注,分析绝缘老化的原因。
状态诊断:通过测量不同电压等级下的介质损耗因数变化曲线,可以帮助判断绝缘是否存在局部放电、受潮分层等缺陷,为设备的内部状态评估提供更深层次的依据。
提高维护效率:通过精确的测量,可以将有限的维护资源优先投入到绝缘状态出现异常征兆的设备上,实现从“定期检修"到“状态检修"的逐步过渡,提升维护工作的针对性和经济性。
实践案例:某风电场集电线路电缆的绝缘诊断
我国北方某大型风力发电场,在对一条35kV集电线路进行例行绝缘电阻测试时,发现其中一相电缆的绝缘电阻值相较另外两相偏低,但并未达到需要立即停运的阈值。为准确判断该电缆的绝缘健康状况,风电场技术团队决定使用武汉特高压的介质损耗测试仪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该电缆敷设于地下,环境潮湿,且现场电磁环境复杂。技术人员首先采用了仪器的抗干扰测量模式,在电缆终端处施加10kV的测试电压。测量结果显示,该相电缆的tanδ值不仅绝对值高于预防性试验规程的注意值,而且与上一次试验的历史数据相比,增长幅度接近一倍。与此同时,另外两相电缆的tanδ值则保持稳定且处于较低水平。
这一清晰的对比数据表明,该相电缆的绝缘确实存在持续性的劣化,很可能是由于制造瑕疵或敷设过程中的损伤导致潮气侵入。基于这一诊断结论,风电场管理层迅速制定了计划,在风速较低、发电负荷小的窗口期,对此段电缆进行了更换。
后续对更换下来的电缆进行解剖分析,证实了内部绝缘存在局部受潮现象。这次成功的预判,避免了该电缆在后续大风季节高负荷运行时可能发生的击穿故障,保障了发电量的持续输出,也规避了更昂贵的紧急修复成本。
总结
绝缘老化是高压设备不可避免的历程,但这一过程可以被监测与管理。武汉特高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介质损耗测试仪,通过提供精确、稳定的tanδ测量数据,将设备内部不可见的绝缘状态转化为可量化、可比较的指标。它不仅是执行预防性试验规程的工具,更是企业构建更智能、更经济设备维护体系的一项技术支持,帮助用户在隐患发展为事故之前采取行动。


快速导航:
产品中心:
公司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五路84号光谷光机电产业园6栋
Copyright © 2025 武汉特高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1015087号-24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
服务热线:
13720305159